2009年4月3日星期五

我们的宗旨!!!

宗旨:

1.推广华乐
2.提升公众对华乐的认识
3.提升乐手的演奏水平
4.为华乐注入新元素
5.凝聚各团对华乐热忱的乐手
6.发掘人才


推广华乐

华乐(亦称民族管弦乐)为炎黄子孙优秀文化遗产,其丰富音色,复杂的技术,种类繁多的乐器,已扬名世界国际舞台。华乐扮演着传承和推广民族音乐文化,以及美化人生角色。正所谓:‘爱好音乐的孩子不会变坏’,这印证了华乐能够陶冶性情也能净化人心及启迪性灵,提升宇宙人生的文化修养。


提升公众对华乐的认识

在早期,华乐只能靠单种乐器如二胡和琵琶在街头或茶楼卖艺,然而也只能在唱大戏里充当背景音乐或者出现在喜事和丧事的仪式上。在五六十年代,人们只能够通过电视剧或广播才能听到华乐,当时人们都会误解二胡属于悲惨的乐器,笛子属于喜悦的乐器。不同的曲目背后都有它的故事,不同的乐器都有它的历史。借此机会让各年龄层及各族同胞都能真正认识华乐。


提升乐手的演奏水平

演奏员皆来自不同年龄层及不同领域,如:在籍中小学及大专生、已在社会工作的毕业生、以及一些华乐导师。每个演奏员都有各自的指导老师,也有不同的华乐学习经验,所以借此让演奏员有机会交流,让大家有学习的机会,共同拥有进步的空间。


为华乐注入新元素

以往华乐在人们心目中都是演奏些古老乐曲和富有中华文化的曲子,但这些年来多位大马作曲家都已经改编各族的歌曲如著名的马来歌谣‘Rasa Sayang’、‘Chan Mali Chan’及‘Joget Anak Udang’等,印度歌曲如‘Mukala-Mukala’,甚至不同国家的曲子如日本作曲家喜多郎的‘响宴’(Mahsuri),美国的‘噢,苏珊娜!’等等。近期,多位作曲家尝试用不同的华乐乐器以摇滚方式及爵士方式呈现,甚至用现代方式呈现现代乐曲。这次的演奏会也将带出不同的曲风,甚至是乐手们自己改编、重组的一些曲子。


凝聚各团对华乐热忱的乐手

由于演奏员皆来自不同的乐团,借此演奏会汇聚各团对华乐热忱的乐手,共同推广华乐,以达致和睦亲邻的目的。


发掘人才

演奏会除了能够发掘及培养有才华与潜力的演奏员外,还能够发掘拥有筹委及工委的能力的人才。例如在编曲作曲方面有才华的,在广告宣传设计方面有才华的,甚至有领导能力的,在这场演奏会当中都能尽显他们各自的实力。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